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案、进课堂、进学生头脑,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,近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召开“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”的专题研讨会。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,学院党总支书记曹佳生、院长冯月明、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李岩及相关老师分别作会议发言。
曹佳生在带领老师们学习二十大报告的基础上,分享了自己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的心得体会。他认为马院姓马,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要在马言马、信马行马,深刻领悟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,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,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”的内在蕴含,自觉从学生实际和学习需求出发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,让学生通过做学习二十大精神的课件等方式,以“一体式”学习方法增强他们的收获感、成就感和幸福感。
冯月明结合自身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体会作了发言。他说,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“五个牢牢把握”为根本遵循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自觉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内化于心、外化与行,努力推进二十大精神“三进”工作,建设高质量思政课,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期望。
李岩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三点想法。首先,作为思政老师,必须自身要吃透二十大精神,通过各种渠道,掌握二十大报告及新修订的党章的内容。其次,他向老师们提议对“怎样用好广阔的宣讲平台”进行思考,可以借助“学习强国”、集体备课、分享课件等方式,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到专题教学当中。最后,他提出需要创新思政课教学手段,在加强理论深度的同时,还要有温度,让思政课更加生动活泼,让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。
刘卫琴、施明华、印峰、车辉、仓明和王宏等老师对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程的第四、第五专题教学设计及二十大精神的融入,相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其中,刘卫琴老师以自己上课的课件为例,指出了第四专题教学内容与二十大精神相通之处,同时提出了PPT统一格式、结合新版教材进行内容补充和更新的建议;车辉老师对第五专题创新精神内容中的“创新思维”的讲授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大家商榷;仓明老师表示思政课教学课件也要与时俱进,将党的创新理论、二十大精神等及时融入,对2021版的课件进行修改完善。
通过专题研讨活动,老师们更加认识到新时代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重要性,提升了对统编教材基本精神进行再研究、反复学习体悟党的二十大精神、及时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的自觉性。